一、项目概况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航天强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浙江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浙江大学和浙江大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科研、人才和产业化优势,深度融入诸暨智能视觉“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推动诸暨市航空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诸暨市人民政府、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三方经友好协商,决定在诸暨市合作共建浣江实验室。
项目名称:浣江实验室
筹建期建设经费:2000万
筹建时间:2022年9月-2月
其中筹建启动经费2000万元,主要用于筹建期间的管理成本、场地装修、平台搭建、活动支出等方面,筹建期过后剩余资金主要用于实验室科研设备采购、科研项目实施、人才薪酬发放、科技活动开展、后续场地改造及日常管理运营等方面。
二、项目建设目的和意义
面向航空航天领域科技发展前沿,充分发挥三方优势,聚集一批高层次人才,取得一批高水平成果,孵化一批高科技项目,打造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引育、产业孵化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形成“带科研、带人才、带项目、带培养”功能全面的高能级创新平台,推进诸暨智能视觉“万亩千亿”新产业发展,使诸暨成为全国航空航天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三、建设规划
浙江大学在校内设立浙江大学(诸暨)航空航天技术与产业研究中心。浣江实验室性质为事业单位法人,由诸暨市人民政府和浙江大学控股集团共同作为举办单位在诸暨市注册登记,法定代表人由实验室主任担任。浙江大学和浙江大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负责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和运营工作。实验室建设六个研究中心、三个公共平台和三个省部级航空航天重点实验室。
(一)六个研究中心
建设微纳星群与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智能无人系统研究中心、现代导航与感知技术研究中心、软体机器人与智能器件研究中心、先进飞行器研究中心、空天共性技术研究中心等六个研究中心。大力开展航空航天领域前沿技术创新和“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实施智能视觉终端应用研发,集聚高层次研发人才,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成果;主动对接军队部门、军工央企和国防科工院校,落地一批创新性、带动性、示范性强的航空航天军民融合重大项目。
(二)三个公共平台
建设人才培养公共平台,依托实验室建设,推动乙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培养,支持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人才平台;建设产业孵化公共平台,整合浙大校友、泛浙大资源,聚焦产业发展,把握市场趋势,培育若干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创新龙头企业;建设交流引智公共平台,建立国内外稳定持久的学术交流渠道,积极引进高端科研人才,促进国际人才交流,培养一批能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
(三)三个重点实验室
浙江大学将在建的“问天计划”重大工程有关试验装置落户实验室,将申建的飞行器集群技术国家级科技重点实验室有关基础共性平台落户实验室,将联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国家实验室有关基础设施落户实验室。以实验室为主体,将上述三个重大创新平台关联建设部分独立打造成为省部级航空航天重点实验室,助推诸暨市融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
四、实验室管理
三方共同设立浣江实验室理事会。理事会采取席位制,为实验室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实验室重大事项决策,由三方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组成。理事会每年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实验室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实验室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设主任1名,常务副主任1名、副主任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