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 页 > 研究中心 > 先进飞行器研究中心 >

研究中心

先进飞行器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22-10-17

先进飞行器研究中心

 浣江实验室先进飞行器研究中心由浙江大学临近空间飞行器研究中心负责建设,中心主任由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飞行器设计和空气动力学学科学术带头人、“173”项目首席科学家陈伟芳教授担任。目前中心设有先进飞行器流控一体化研究及装置设计平台、新概念飞行器创新设计平台、高端运动控制系统研发平台和面向AI设计的数字孪生仿真平台4个研发平台。现阶段中心共40余人,其中博士学历8人,硕士学历3人,研究生30余人。中心将汇聚优势科研资源,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创新省部、央地、军民融合机制体制和商业模式,推进优势资源共享引育国际一流的人才与研究团队,打造诸暨汇聚航空航天领域创新的开放式平台,助推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军民深度融合,为国家重大工程贡献原创知识和智慧。

  近些年,中心与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单位保持了密切联系与持续合作,为解决航空航天领域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基础和关键技术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稀薄气体动力学、主动流动控制、非定常流/多体分离空气动力学、飞行器设计与气动布局优化、实验空气动力学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工程经验。近年来,荣获国防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在稀薄气体动力学领域出版学术著作1部,撰写技术报告超过30余份,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其中获SCI/EI检索4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软件著作5项。

  未来,中心将重点建设服务下一代临近空间高速飞行器设计的近壁流动控制降热减阻试验平台,开展新概念飞行器研发、飞行器运动控制器件智能设计和工业数字孪生仿真核心软件研发,突破智能弹总体设计、高精度多通道智能运动控制技术和数字孪生模型及半实物仿真等关键技术,推动气动试验、飞行器设计与制造、数字孪生仿真和高端控制系统等研究领域产业化发展,产生一批国内首创、国际先进水平的标志性成果。

        一、研究成果

  1. 近壁流动控制降热减阻试验平台

  针对高速飞行器近壁微流控降热减阻技术研究需求,开展模块化设计,建立兼顾马赫数、焓值与运行时间的高速飞行器近壁流动控制降热减阻试验平台,发展高速飞行器近壁高精度高分辨率流场与表面气动力热测量技术,拟解决高速飞行器近壁微流控技术的流动调控机理、物面相互作用机制以及性能快速预示等科学问题,实现近壁微流控技术的工程应用。

1674003063129719.png

  2. 先进飞行器设计项目

  基于飞翼在隐身和气动特性的优势,开发多种飞翼布局飞行平台,完成包括靶机、雷达目标机、察打一体等不同类型的飞行平台设计方案。开展无人飞行器多种科目的试飞工作,包含验证机演示飞行、无人机飞行测量、特种空投飞行试验、固定翼多机编队等。依据智能弹药和工业级无人机应用需求,开发智能弹药飞行平台和垂直起降无人机平台。

1674003010829652.jpg

  3. 高端伺服运动控制系统

  针对以上伺服控制系统国内现状和市场需求,重点发展航空制导武器军工伺服控制技术,经过多年来的系统设计、建模仿真、工程研制、实验验证和飞行考核,成功研发了多款适用于高端飞行器使用的新型高精度大功率重量比电动伺服控制系统。该系统以精密滚珠丝杠  +滚轮(推杆)作动器为核心,集成了多圈绝对式磁电编码器、高功率密度无刷直流伺服电机、高速智能驱动控制电路和伺服控制软件,实现了伺服系统的高度一体化、小型化及智能化。

3.jpg

  4. 向AI设计的数字孪生项目

  面向AI设计的数字孪生仿真软件主要开展面向工程问题的CFD快速仿真分析技术、面向CAE的多源数据对比分析挖掘技术、CAE三维流场数字孪生可视化展示技术研究,基于多源历史数据的AI模型构建,引入合乎规律的高保真物理模型,复现复杂对象先进系统控制体系,实现复杂装备的多层次沉浸式可视化。

4.jpg



关键词: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首页 <>产品中心 电话咨询 留言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

二维码

关注微信

在线咨询

TOP